湖南社会科学
主办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界
国际刊号:1009-5675
国内刊号:43-1161/C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36711 人次
 
    本刊论文
论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摘要: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超出了生态环境本身,成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了当代政治问题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治保障。要搞好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增强政治保障。一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二要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三要积极推行绿色行政,四要积极发展生态领域的协商民主。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政治保障;生态问题;政治化;绿色行政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12—0010—04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并明确提出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又快又好地实现党所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增强政治保障成为日益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政治保障

  1.人类文明进程中生态危机的形成

  在原始社会,人类以石器作为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其低下,人类主要是依照自然法则生存,对自然形成不了危害,人和自然处于原始和谐状态。从石器时期进入铁器时期,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文明得到发展,导致人类社会向自然界扩张,但由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发展的速度、规模以及当时人口数量仍在自然界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因而,农业文明对自然生态破坏总体上是轻微的,人和自然依然能处于“经验型”的和谐状态。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生产力突飞猛进,西方国家率先进入工业社会,在资本和利润的强烈诱导下,西方国家疯狂掠夺自然资源,导致生态问题日趋严峻。例如,1873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由煤烟引起的大气污染事件,就造成268人死亡。特别是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之后,借助科技进步,开始全方位开发和改造自然界。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自然界的最高立法者”的意识不断加强,人与自然之间行成主宰与被主宰、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其结果是,生态问题在全球范围内蔓延。20世纪的30—80年代,发生了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多诺拉事件、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日本水俣病事件、日本富山痛痛病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和日本爱知县米糠油事件等“八大公害”事件。1972年至1992年间,发生了北美死湖事件、卡迪兹号油轮事件、墨西哥湾井喷事件、库巴唐死亡谷事件、西德森林枯死病事件、印度博帕尔公害事件、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莱茵河污染事件、雅典“紧急状态事件”和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等十起重大污染事件。

  造成这些生态环境恶性事件的原因,是大工业生产出大量的垃圾及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当国内出现生态危机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便把环境污染严重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甚至直接把垃圾倾倒至发展中国家,从而给世界带来了生态灾难。

  2.生态危机加剧导致生态问题政治化

  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生态问题在20世纪50、60年代已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美国学者蕾切尔·卡逊1962年出版的《寂寞的春天》开启了现代环保主义先河,拉开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保护生态环境运动的帷幕,开启了对资本主义科学技术的生态批判。20世纪60年代后期,生态问题在西方引发了生态运动。随着生态政治运动在世界范围内扩大,诸于环境保护局、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环境联盟等生态组织和生态绿党于20世纪80、90年代中期纷纷建立,开始对政府政治决策施压。生态环境问题在西方日益转变成敏感而重要的政治问题。

  伴随着运动的发展,生态运动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推动了生态问题政治化进程。这不仅表现在多国绿党成员成功进入议会、欧洲绿党进行联合、政府与非政府间国际环保组织纷纷成立等方面,还表现在绿色运动、女权运动、民权运动及和平运动等各种运动与生态运动交融。生态运动组织实施者在不断扩大政治影响力的同时,还不断加强其运动目的的多元化,积极参与到解决国际争端、维护国际和平、促进国际交流以及加强国际环保等活动中来,充分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发挥着自身的作用。生态政治运动活跃在世界政治舞台,促进了生态问题的政治解决,也推动了政治朝着生态化方向发展。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在西方发达国家引发生态运动,从而成为敏感的政治问题,而且在国际上已成为各国利益博弈的砝码。在全球深受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困扰之时,各国和各地区为了自身的利益,竞争和争斗日趋激烈。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了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不仅推行“生态帝国主义”,而且还要求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生态责任,甚至往往借生态环境问题向发展中国家发难。落后国家和地区为了加快自身的发展以摆脱贫穷落后局面,强烈要求获取更大的发展权益、承担相应生态责任。因而,无论是在《京都议定书》的签订上,还是在全球气候大会、全球环境峰会以及其他国际会议讨论上,各国和各地区都或多或少以生态环境为中心在利益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政治较量。

  3.生态问题政治化表明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政治保障

  生态问题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本身,处理起来也越来越政治化和复杂化。生态环境问题的政治化已经表明:解决生态问题必须依靠政治路径、政治智慧、政治制度和措施;要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必须要有必要的政治保障。没有相应的政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将难以顺利进行,难以取得实效。

  二、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迫切需要政治保障

  1.当前我国生态形势不容乐观

  当前,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非常严重。其一,我国对资源消耗大。“2011年,我国GDP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①其二,我国有害物排放量大。据统计,仅2006年,我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536.8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达到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达到1088.8万吨。目前,我国江河水系已有70%被有害物质污染,3.6亿农村人口的饮用水达不到卫生标准;全国1/3的城市空气污染严重;我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首位,仅机动车尾气排放2011年就“比1980年增加30倍,尾气排放总量增加14倍”。②其三,我国的生态退化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37%、沙化土地占18%,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受污染的耕地高达上千万公顷,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③其四,我国资源遭遇瓶颈。“石油对外依存度升至57%,2/3的城市缺水,年均缺水量多达536亿吨,耕地逼近18亿亩红线。”④

  我国已产生的生态环境破坏情况和正在面临的严峻的生态形势不仅约束了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会影响到国家政治、社会和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据统计,仅2006年,“全国共发生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842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13471.1万元”⑤。生态环境问题还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在过去的十年里,我国投入环境治理的费用就高达3.5万亿,而未来十年内的环境投入预计要超过10万亿。我国生态环境问题还引发了社会冲突,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污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⑥,“2001—2005年全国发生污染纠纷分别为5.6万、7.1万、6.2万、5.1万和12.8万件,其中不乏数万人参加的大规模的‘群体性环境事件’”⑦。由此可见,在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环境保护的问题,它还是政治问题、经济问题、社会问题、文化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如果环境污染在中国造成的危害过大,很可能全面颠覆中国多年改革获得的小康成果,而成为一个具有爆炸性的政治问题。”⑧

  2.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增强政治保障

  在过去较长的时期内,由于我国生产力落后,国家积贫积弱,我们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耗能、高污染、高成本和低效益的粗放式的方式。这种粗放型的增长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即便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具有粗放特征。例如:我国单位资源的产出只有美国的十分之一;单位产值能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4倍,甚至达到印度的1.65倍,“其中电力、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⑨。实行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固然有其历史的、客观的原因,但没有牢固树立和践行科学发展观、把GDP增长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和领导干部政绩的首要甚至唯一标准,可能也是一个重要政治原因。

  很显然,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加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是大势所趋、时不我待。而要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高度重视,没有法律法规的有效规制,没有各级政府积极而有效的行政管理,也就是说,没有有效的政治保障,是不行的。只有及时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政治保障,才有望实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预期目标。

  三、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着力增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政治保障。党的十七大,在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尊重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首要理念。顺应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保护自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我们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使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政治保障,成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精神向导。

  2.构建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等制度体系

  201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的保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制度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法律法规。我们要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系统的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司法体制、执法体制建设,以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在构建和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我们还要及时制定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些具体制度,例如尽快制定实施环保税收政策、排污权交易政策、项目环评审批政策等,确保生态问题在操作层面得到妥善解决,最终达到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和违法必究。

  3.积极推行绿色行政

  政府必须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到自身的职能转变、机构改革以及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之中。

  其一,各级政府应该视生态环境保护为己任,积极推行绿色行政,建立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机制。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创建绿色政绩考核机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生态保护问责机制、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生态环境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的应急机制等。要尽快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体系和考评机制,将生态文明建设政绩考核结果与干部奖惩任免挂钩。要通过有效的机制运行来加强对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和行政执法官员的生态责任刚性约束,从机制上杜绝可能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的破坏。

  其二,各级政府应该负责任地提供公共生态产品。基本的生态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和消费品,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生态公共产品的第一生产者和提供者。这也是政府对民众渴望拥有优质生态产品和优良生态环境这一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和基本保障。

  其三,各级政府还应该建立起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行经济发展的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大力推动科技型、环保型、资源节约型、资源循环利用型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行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加大对环境保护事业的投入,加大对环保企业的扶持,加大对环境破坏的惩处力度,使依法绿色行政持之以恒地贯穿在整个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

  4.积极发展生态领域的协商民主

  生态问题极其复杂,它涉及到利益的重新分配和权力的操作运行,需要社会不同利益群体广泛参与、积极协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机制,积极发展生态领域的民主协商,充分保障广大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知情权、批评权和决策参与权,努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公开化、透明化、全民化,充分发挥人民群众进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用协商民主的方式解决生态问题,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政治保障。在生态领域的协商民主中,要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协商内容的问题,二是协商主体的问题,三是协商方式的问题,四是协商态度的问题。在生态协商民主中,协商内容的重点是在生态问题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并要区别不同生态问题上的具体协商内容,具体确定适合的协商主体。在协商方式和协商态度上,要选择行之有效的载体,不断探索创新和采用灵活多样的协商形式,对在生态问题上损害群众利益的做法都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只有真正建立起生态问题民主协商的工作机制,才能真正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公开化、透明化、全民化,真正从科学决策上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广大群众应该积极主动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努力学习生态保护知识,敢于对生态环境建设进行监督,勤于对生态环境建设献言献策,勇于投身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之中。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湖南社会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湖南社会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